观妙入真:永乐宫的时空叠影

时间:2023-06-21 15:13:37来源:南方周末

山西运城芮城县。永乐宫在立夏这天持续着前一日的绵密雨水。三清殿屋顶的琉璃釉色愈发深重,似要从鸱吻的尾尖、脊兽的飞翼滴下。无论是殿间甬道旁,还是内外墙的夹道上,柏树林立,国槐、柿子树、松、竹与之为伍。正是新叶繁盛的好时节,浓荫已成气候。

清嘉庆九年(1804年)《永乐宫地亩租稞碑记》记录到:“老柏七株,望之郁然青葱。”永乐宫的柏树岁岁青春,却年资久远。纯阳殿前一株直径两米的“柏抱槐、槐抱桐”,连同东院的“连理银杏树”,都传为吕洞宾当年手植。

永乐宫全景(视觉中国/图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和光且同尘

九峰山的盘山公路在途经遍地果树、几个村子后中断,我们踏上林木掩映中的石阶,走走停停,默数到550级的时候抵达了吕祖洞。洞进深5米左右,高约2.5米,山岩坚硬有叠层,色泛黄。洞的尽头正中,供奉着一尊吕洞宾像。

站在洞外放眼望去,除两侧近旁耸立的山头,一片旷野绵延数十公里后,黄河一线逶迤,将芮城与对岸河南灵宝分隔开来。

九峰山所属中条山横亘山西南部,长约160公里,地跨晋城、运城、永济,基本包围住运城盆地的南侧及东侧。车子驶在运城地界,总能见到连绵的中条山如影随形,于是想起中条山得名,便是“以其中狭而延袤不绝固名”。巍巍中条与滔滔黄河咫尺相望,地处二者之间的芮城县永乐镇“披山带河”,成为一处山水形胜之地,“昔称天下福地之一”。

吕洞宾便降生在福地永乐镇招贤里,如今叫彩霞村的地方。关于“真实的”吕洞宾生活的年代,有几种说法。一是认为其是唐末人,曾中进士,另一说是五代末、宋初的隐士。弃世入道后,吕洞宾自号纯阳子,据说在庐山及家乡九峰山上洞中修行。至少在宋初,已出现吕洞宾的神迹故事,并且不断丰富。

永乐宫供奉吕洞宾的纯阳殿内,四壁及神龛背墙遍绘52幅壁画,以连环画传形式,向每一个来此殿中的人讲述吕洞宾生平和他的传说。描绘其诞生的《瑞应永乐》,衍生出“狗咬吕洞宾、不识好人心”的《度马庭鸾》,早期男性八仙组合的《八仙过海》……较可惜的是东壁下方大片损毁,破坏了图像信息,但据榜题推测是著名的“黄粱梦”故事。

纯阳殿壁画《瑞应永乐》(夏烨供图/图)

与壁画呼应,纯阳殿中央神龛的元代汉白玉吕洞宾雕像也是头戴纯阳巾,着道袍芒履,长须清癯。这几乎是吕洞宾的标准形象,正如《金莲正宗记》中所载:“龙姿凤目,鬓眉踈秀,美须髯,金水之相,顶华阳巾,服逍遥衣。”这组雕像原在九峰山的纯阳上宫,后者毁于抗战时的兵火,幸存的雕像被移入永乐宫安置。

雕像两边是同样为纯阳上宫原物的《吕仙翁百字碑》。其中“和光且同尘,但把俗情混”,语出《老子》的“和其光,同其尘”,劝谕人隐去锋芒,与世俗混同,以不争之姿来寻求内心安宁。道家神仙吕洞宾的修身养性之道一脉相承,旨在追求清静,不慕虚名,做到万事不萦于怀,才得逍遥自在。

吕洞宾度化过众多人,家在陕西终南刘蒋村的王中孚是其一。王中孚生于北宋政和年间,四十八岁那年拂衣尘外,更名嚞,号重阳子。被吕洞宾授以密语五篇后,在南时村建一庵室,曰“活死人墓”,开始苦修,“涧饮谷食,耐辛苦寒暑,坚忍人之所不能堪,力行人之所不能守”。王重阳创立的新门派名“全真”,讲求“识心见性”“除情去欲”,保持不受外界浸染的原初状态,“存神养气,全其本性之真”。关于“全真”二字的由来,一说与王重阳弟子马钰有关。马钰家为山东宁海豪富,号“马半州”,曾梦到宅院南园有仙鹤飞临,不久王重阳行至此处,马钰待以师礼,并在梦鹤起处建庵,作为王重阳修行的环堵之所,取名“全真”。

永乐宫重阳殿(夏烨/图)

说起山东,那里是王重阳事业的福地。虽然陕西是王重阳悟道创教之地,但他在当地的传教事业未有起色。传言他在甘河遇两道人(也说是吕洞宾和刘海蟾),被指点朝东方望去,“见七朵金莲结子。”七朵金莲,喻指王重阳在山东蓬莱之境度化的马钰、丘处机、谭处端、刘处玄、王处一、郝大通、孙不二等七位弟子。稍看过点武侠的人,或许并不陌生,这便是有名的“全真七子”。

至元六年(1269年),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褒封七子为“真人”徽号。永乐宫碑廊东侧,《元延祐四年褒封五祖七真全真之辞碑》记录了至大三年(1310年)官方对全真信奉的“五祖”“七真”的加封追崇。始祖东华帝君加号为“大帝君”,其余“四祖”钟离权、吕洞宾、刘海蟾、王重阳,由“真君”晋封“帝君”;“七真”则从“真人”升格为“真君”。

“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”,王重阳的壮志终是在七真及其门人的手中,至少在华北地区,得以实现。

象之所崇,道之所尊

永乐镇地属古蒲州,唐开元九年改河中府,位于黄河北来后折而东流的区域,与陕西、河南相邻。河中为交通枢纽,西有蒲津关及蒲津渡,西南角是风陵渡,一旦过此,便是潼关,再进一步则长驱直入关中。“河中之地,左右王都,黄河北来,太华南倚,总水陆之形胜,郁关河之气色。”(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一二《河东道·河中府》)蒙古与金战事期间,金迁都汴梁,河中战略要地的位置更加突显,在双方手中数次易手。“保障关、陕,此必争之地。今虽残破,形势犹存,若使他人据之,因盐池之饶,聚兵积粮,则河津以南、太行以西,皆不足恃矣。”(《金史》卷一〇〇《完颜伯嘉传》)

战乱纷扰,严重破坏了地方社会秩序。全真教此时大行其道,在予人信仰的力量同时,还因其倡导“苦己利人”,主动承担起部分社会职能,如开展赈济、协助民众维修祖庙,更是利用免税优待,与村民互惠互利。

全真教的种种特殊,牵扯出其与元廷的紧密关系。1220年,丘处机率十八弟子西行至今兴都库什山觐见成吉思汗,可视作双方确立合作的标志性事件。正是在这次会面中,成吉思汗下旨豁免了全真教的赋税,并邀请其为黄金家族子孙举办祝祷、斋醮等仪式。永乐宫东院的文物库房里,珍藏着几件由元朝官方颁给全真道士的纸质公据,这类官方文书意在告知各级官员、百姓不得侵害受旨人的土地等财产权益,并旨令受旨人为皇帝、贵族和朝廷祈福。

随着信众及道徒日益增多,王重阳立教初期结草为庵的朴素做派已不适应全真教的发展,丘处机顺势提出“立观度人”主张。一方面,宫观为流离之人、出家道士提供居所,“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,居无室、行无食者皆是也,立观度人,时不可失,此修行之先务,人人当铭诸心。”另一方面,各教各派发展至某一阶段,不免要利用外显的物象,激发众人的直接感官,以增强虔敬之心。当今人走进永乐宫,见宫殿森森,定能感受到《冲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》所说:“耸天下耳目于见闻之际,而绝其亵易之心,严乎外者所以佐乎内,象之所以崇者,道之所以尊也。”

碑文所记冲和真人潘公,即潘德冲,师从丘处机,是随其西行的十八弟子之一。在永乐宫营建前期,宋德方与潘德冲是不得不提的两位重要人物。

连接无极门与三清殿甬道的东侧,6.3米高的《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》“为永乐宫诸碑之冠”。不仅因体量巨大,我想还在于上面镌刻的1700多个字,是永乐宫来龙去脉的见证。

位于甬道旁的《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》(夏烨/图)

宋德方师从王处一,也随丘处机西行,一大功绩是主持完成《道藏》的刊刻。1240年宋德方在永乐拜谒吕祖祠,修葺后建为纯阳观。1244年纯阳观失火倾塌,宋德方乘此提出重建并获朝廷准允。在全真掌教的支持下,潘德冲被推选出来总领永乐宫兴建事宜。寒来暑往,便是十几个春秋。到1262年这一年“告成厥功”时,宫观正式命名为“大纯阳万寿宫”,实现由祠到观再到宫的升级。人们惯称“永乐宫”,是因其地处永乐镇。事实上,此时完工的主要是永乐宫三大殿的土木工事,壁画绘制、彩饰及其他建筑此后仍在继续。

至此,以永乐宫为首,与周边的纯阳上宫、河渎灵源宫等一系列宫观构成了芮城地区的全真宫观网络,一个个区域性的组织网又最终统摄于燕京总部的长春宫。(参见王锦萍著,陆骐、刘云军译:《蒙古征服之后: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3年。)永乐宫地位显赫,成为全真教的“东祖庭”。

进入这座祖庭,第一道宫门为清代加建,从无极门开始往后的三大殿,则都是元代原构。无极门又名龙虎殿,门柱枕石的匐狮已带上亮泽的包浆。虽然在参观序列上排前,无极门却不是最重要的殿堂,甚至也不是最先建造的。

“自东华垂教之余,至重阳开化之始,真真不昧,代代相承。”(《甘水仙源录》卷一《诏书》)全真教奉“三清”“六御”,尊崇教内的“五祖”“七真”,讲究祖师承继的道统关系,体现在宫观布局上,是主殿三清殿面南居首,后面按供奉主神的地位依次排序。永乐宫最开始营建的,是三清殿、纯阳殿、重阳殿,三大殿在中轴线上由抬高的甬道连接,体量逐渐减小。主殿建成之后,才建的龙虎殿。

自然而然,三清殿体量最大,面阔七间,进深四间八椽,台基就高达2.38米,屋顶是最高规制的庑殿顶式。刘敦桢评价三清殿,“立面各部分比例和谐,稳重而清秀,仍保持宋代建筑的特点。”大小木作的规格基本与宋代官方颁布的《营造法式》相符,这也是永乐宫被称作“官式建筑”的原因。

永乐宫三清殿(视觉中国/图)

掀开门帘进殿,明显感受到减柱法所营造的高敞殿内空间。正中央神龛位上悬挂着仿重阳殿壁画3D打印的“三清”图像:元始天尊、太上老君、灵宝天尊。这里原本应是三清塑像。永乐宫建筑、壁画基本完好,可惜完整塑像早已不存,目前保存的塑像残块约有三百余块,多数是人物所着衣饰部分,所绘五岳仙山、祥云瑞鹤,是道教宇宙向往的“十洲三岛”仙境。研究人员在修复时,发现了上面的沥粉贴金工艺。这种技法将粉调制成液体,沿线条滴落,再贴上金箔,增强画面的立体感。

塑像残块上的沥粉贴金工艺(夏烨/图)

不独塑像,沥粉贴金同样运用于壁画绘制上。如果说永乐宫掩藏于身后的文化史,也许要扎进历史长河中打捞,那么人们流连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面前,“由审美本能触发的愉悦”是自然涌出,不可扼止的。

壁画高达4.26米,共绘制了290位神仙。东西北壁的六位神仙以明显大于其他人物形象的体量,昭示了他们的主神地位。这是道教“六御”——玉皇、后土、东王公、西王母、勾陈大帝、太乙天尊。

“东壁女主神周围是五岳山神,后土又是孕育万物之母,所以判断这尊主神是后土。”

“现在的研究好像也有不同解读。”我们向永乐宫人员请教。

“是,比如身前这里有金乌,椅披纹饰里有兔子,所以也说这位是西王母。但目前关于主神身份的界定,仍主要参考王逊先生的文章。”

当我们立在殿中,恍惚间,环列的神仙似乎要跃出墙面朝我们走近。这种错觉也不算偏离壁画绘制的初衷。稍加留意,几乎每位神仙都朝一个方向行进,顺着这个方向,视线最终汇聚到中央“三清”的位置。神仙列阵朝拜道教最高神的仪式画面,被称作“朝元图”。除永乐宫三清殿,同样题材的,还有南宋摹本《朝元仙仗图》,以及现藏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元代晋南壁画《神仙赴会图》。

满壁姿态各异的神仙、玉女、天将栩栩如生,全仰仗以晋南马君祥为首的画工群体对线条的出色运用。兰叶描、铁线描勾勒出翻卷的衣袂、云气,特别是扇面墙东侧南极长生大帝的天河带,流畅飘逸,笔画不涩滞,纵贯画面,生动呈现了何谓“吴带当风”。天蓬元帅、天猷元君蓬松蜷曲的须髯,则用高古游丝描的细密笔触表现。以线为骨,色彩是填充的肌理。壁画主色调为青、绿,辅以朱红,丰富有层次,在观者眼中饱满协调而不冲突。沥粉贴金用以装点冠饰、玉女所奉香炉,使画面在不同光照下熠熠生辉。

永乐宫壁画(视觉中国/图)

“我最喜欢这位玉女,脸型圆润,双下颌,婴儿肥,唐代少女的丰腴韵味都在她身上体现了。”永乐宫人员说的,是十九位玉女之一的仙果玉女,不过她笑着补充道,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审美喜好。”

在被壁画震慑之余,渐渐会发现壁画上横平竖直的印迹。“接下来还将对割痕做进一步修复。”这些割痕不动声色地剥开一道口子,让人钻进去探寻永乐宫时空交错的往事。

道业有永

从九峰山上下来,一路驱车,彩霞村乡道旁,清风扬起麦田初露的锋芒,杨树声交叠麦浪声,起伏嗡鸣如二重奏。前路意外被铁皮围栏和工地大门阻挡,正在施工的是“吕公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”。我们的目的地——永乐宫旧址就在另一边。于是放弃正道,横穿过麦田,爬上一段田埂,眺望的尝试仍宣告失败。

永乐宫旧址全景老照片(夏烨供图/图)

永乐宫与九峰山纯阳上宫原在一条中轴线上,距黄河北岸仅500米。前面述及永乐宫的辉煌,在步入明清后不再,最终隐没山野,直到1951年,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勘查中重新发现。但问题接踵而至。即将于1957年开工的三门峡水利工程,使永乐宫恰好位于水库淹没区。权衡再三,政府有关部门做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决策——迁建永乐宫。

第一步选址工作于1956年开始。 “根据既能保护文化遗产,又能古为今用,便于更多的人们参观游览,决定永乐宫迁往芮城县北五龙庙附近。”“地质坚硬,宽敞利落,建筑障碍及拆迁物极少;而土壤质量又不甚肥沃,和农业增产无甚矛盾。”(1959年7月15日《山西省永乐宫迁建委员会关于选定永乐宫迁建新址的报告》)这里有五龙泉水流经,保存着古魏城故址、宋塔、五龙庙等古迹,尽管专家认为与原址仍有差距,但在局部环境方面与原址已尽量接近。

此外,道教有“洞天福地”之说,修行或建宫观所选福地最好依山傍水,“睹山而悟生之本静,观水而知柔弱胜刚强”。运城北倚的中条山恰是“七十二福地”的第六十二福地。从大的地理环境来说,新旧址仍然一以贯之。

整个迁建工程从1956持续到1966年。当时揭取的壁画及栱眼壁共552块,光是搬运壁画,从1960年2月开始,花费了两个多月才全部运完。

永乐宫迁建,可以说是中国文保史上的第一次,大量实践探索为日后的文保事业累积了经验与人才队伍。以壁画切割为例,为尽可能保护壁画的完整性,专家自行研制出手摇偏心锯这一新工具,采取不均分切割的方法,也就是按照任务的头部边缘和衣冠边缘切割,避开脸部及不损伤画面的精细部位。

三清殿正脊两端的元代鸱吻(夏烨/图)

有一种说法,中国木构建筑并没有恒久保有的观念。全真派在元代曾建起三座祖庭:燕京长春宫、终南重阳万寿宫、永乐纯阳万寿宫。围绕宫还有数量庞大的观、庵。以广建宫观的宋德方法派为例,保存至今的碑刻中,所列各地有名可考的便有222个,加上未录入而见于其他碑记的,有学者估计会达五百多个。物换星移,绝大多数均已被时间湮没,而永乐宫不仅是保存完好的唯一元代官式建筑群,拥有寺观壁画典范的《朝元图》,更是一教之祖庭,丰富的碑刻、文书史料一同搭台唱戏,缓缓道来永乐宫和全真教的兴衰。

“山色不随人事改,水声长近戍城流。”人渺如沧海一粟,已更迭无数世代,永乐宫历经七百多年风雨依旧屹立,并予人走进它的机会,这是今人之幸,也是当年迁建永乐宫的意义。

当年的五龙村现已纳入县城中心古魏镇,五龙泉水汩汩有声。“宫内仍按现状引泉水入内,出口处改在宫门以西,并移植柏、桐、柿等树木。各种树木务求格调相衬,此外并按原位植银杏及柏抱槐,恢复槐抱桐等古迹,以增添游兴。”(《古代建筑复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》之三)

环绕三清殿的水渠照原样挖掘完备,遗憾的是,最终没有实现引流方案。同样,永乐宫旧址的连理银杏树、柏抱槐都因太大,未能移植。我们如今在永乐宫看到的,是对应原位的新植,数十年过去,又已蔚为大观。

夏烨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